(1)概述
体质因素导致了个体对不同某邪气和疾病的易感性和耐受性。体质反映机体自身生理范
围内阴阳寒热的盛衰偏倾,这种偏倾性决定了个体处于不同的机能状态,从而对外界刺激的
反应性不同,亲和性、耐受性不同,也就是选择性不同,即“同气相求”。因此,体质在一
定程度上决定了疾病种类的趋向性,所以通过对于不同体质人群的健康宣教,从而达到未病
先防的目的。
(2)生活方式
①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,避免过度紧张。
②宜住坐北朝南房子,不要贪凉而室外露宿或在温差变化大的房子中睡眠,以免受风寒
而患病。避免处在寒凉潮湿的环境。居处要避免虚邪贼风。通风纳凉时门窗要敞开,避风保
暖时就要关闭严密。坐卧休息要避开门缝、窗缝,从门缝、窗缝吹进来的风在人松懈慵懒的
时候最伤人。休息睡眠时更要避免穿堂风、直吹风,尤其要保护好人体几个重要的“门窗”
不受风寒。
③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,晚夜间 11 点前卧床休息,平常应早睡早起,不熬夜。适当午
睡,保持充足睡眠。
④注意做柔缓运动,不宜强体力运动和过度运动,以微微汗出、身体发热、身体有气血
充盈感而似累未累为度。运动尤其需要坚持,每日坚持运动,但绝不要身体已经疲累仍然强
行运动。
⑤避寒就温,注意保暧,尤其是后背、上腹、下腹和足底部位。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
出汗受风。
⑥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:一是喜欢吃冰冻寒凉、肥甘厚腻之品;二是缺乏运动:三是过
度思虑,“思则气结”,过度思虑令脾气停滞,气血不足;四是七情郁结,喜怒哀乐等情绪
易发,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。
⑦过度思虑有两种情况:一是工作所需,必须弹精竭虑,深入思考,这种情况下最好的
方法就是动起来,越是思虑越要运动,最起码在手头工作告一段落后必须运动,唱歌也是不
错的选择,因为能够增加肺活量,改善慢性缺氧;二是遇事常钻牛角尖,思虑下去即便于工
作生活毫无价值,也是陷进去出不来,这种情况也要多运动,再者要学会转移注意力,培养
兴趣爱好、多交朋友、做义工、当志愿者可能是不错的选择,移情于琴棋书画、唱歌跳舞、
朋友交流、奉献社会。
⑧节气变化和天气变动期间尤要注意增减衣服,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。
(3)饮食
①以健脾益气为基本原则。选择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的食物,注意不可过食生冷(包括
冰镇食品及寒凉食物)。
②保持进食时间及进食量的规律性,不偏食,吃多种食物,吃到七分饱。气虚体质尤忌
饱食。
③气虚体质的补益要缓缓而补,不能峻补、蛮补、呆补。最好的方式就是喝粥,喝白粥
也行,喝肉粥也行,加红枣、淮山、白果都可以。
④早餐保证一定量的肉或鱼或蛋或奶,晚餐不宜过饱及过于丰富。
⑤多进食粗粮,争取每餐食用新鲜蔬菜、水果。
⑥饮食调养可选用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,如小米、粳米、糯米、红薯、牛肉、兔肉、鸡
肉、鸡蛋、黄鱼、羊心、菜花、胡萝卜、香菇、猴头菇、花生、莲子、大枣、蜂蜜等。少食
过于滋腻的食物,以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木薯、萝卜、芋头、土豆等。慎食寒凉的食物,如
田螺、螃蟹、西瓜、梨、苦瓜、绿豆、海带、蚕豆、绿茶、刺身、冷饮、绿茶、凉茶、大芥
菜等。
⑦药膳
人参鸡汤
【材料】药用人参 40 克、鸡 1 只、干蘑菇 5 个、酒、盐少许。
【做法】1.将鸡收拾干净后,去头、爪、内脏,沥净肚膛内水分。2.干
蘑菇水发后, 去蒂切两瓣。3.将鸡装在大碗内,腹部向上,放入蘑菇,
人参,加入 1 杯酒,再注入没过鸡身的热水。4.将鸡碗放入烧开的蒸
锅内,蒸 2 个小时以上。中途可将人参取出,切成薄片,再放入锅内。
5.待鸡肉蒸至可用筷子插透时取出。(注:人参分白参和红参两种,红
参有使血压升高的作用。所以患有高血压的 患者,应放少量的参或改
用白参,血压低者可使用红参。)
【用法】每周食用 2-3 次。
小米红枣山药
粥
【材料】大米 50g 小米 50g 大枣 5 粒 山药 150g 辅料 水 1000ml。
【做法】1.山药去皮,切成小块把所有材料洗净。2.倒下高压锅中盖上
锅盖,按煮粥健煮 20 分钟,等待自然消气即可。
【用法】每周食用 2-3 次。
黄芪红枣圆肉
煲乌鸡
【材料】黄芪 20 克,龙眼肉 10 克,红枣 l0 克,乌鸡肉适量。
【做法】各料洗净共入锅内,加水适量,煲至乌鸡肉熟烂,盐调味。
【用法】每周食用 2-3 次。
(4)情志
①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,不可过度劳神,避免过度紧张,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。
②过度思考和忧虑都会阻碍气机运行,因此要尽可能安排好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和计划,
保证适当的放松,尽量避开引起情绪波动的事物和环境。
5.导引与运动
①不宜进行强体力运动,循序渐进,持之以恒。锻炼宜采用低强度、多次数的运动方式,
适当地增加锻炼次数,而减少每次锻炼的总负荷量,如每天散步30-60分钟。
②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大出汗运动,忌用猛力和做长久憋气的运动,以免耗损元气。
③根据自己的体能,可选用一些传统的健身功法,如太极拳、太极剑、保健功等,可以
固肾气、壮筋骨,逐渐改善体质。
④运动量:以微微出汗,不感劳累为度。
⑤运动时间:一年之中以春夏为佳,一日之内以阳光充足的上午为好,要防止大量汗出。
(6)自我保健功法
①摩腰:端坐,宽衣,将腰带松开,双手相搓,以略觉发热为度;再将双手置于腰间,
上下搓摩腰部,直到腰部感觉发热为止。如摩腰过程中自觉双臂酸累,可适当休息后再继续,
每次5分钟。每天上午起床后、午睡前、晚上睡前各做1次,每天坚持。
②荡腿:端坐,两脚自然下垂,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3次,然后,两脚悬空,前后摆动
10~20次。时间空闲即可随时操作,不拘时做。
③穴位按摩:关元、涌泉、百会穴、命门穴、气海、足三里。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摩,
每天上午起床后及晚上睡前各按摩1次,每次揉3分钟,力度以微觉酸痛舒适为度。穴位定位:
关元: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3寸;涌泉:足掌心前1/3与2/3交界处;百会:
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;命门: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;
气海:脐下1.5寸;足三里: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,胫骨旁开1横指。也可自行艾灸上述穴位,
每次10-15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