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核酸检测,首先你要了解生物实验室。根据危险度等级,包括传染病原的传染性和危害性,国际上将生物实验室分为P1、P2、P3和P4四个等级。P1-4实验室可承担的工作也根据这一安全等级进行划分,其严格等级从低到高。P3实验室又称防护实验室,适用于处理对人体、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害性,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甚至是致命的疾病,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,通常有预防和治疗措施。
核酸检测是极其灵敏且精密的实验,核酸检测实验室有特殊的环境要求,不是随便开辟个地方就能检测的。为什么现在要建立专门的方舱实验室才能进行核酸检测,就是这个道理。
那么,核酸检测在实验室内是如何进行的?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:检测前的准备工作——核对样本信息——样本灭活——开盖加样和核酸提取——PCR反应体系配制——核酸扩增检测——检测完成——高压灭菌。
检测前
打开样本前,检测人员需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,如防护服、口罩、护目镜、面屏、双层医用乳胶手套、防水靴套,每个步骤不能出错。
检测中
1、核对样本信息。
标本都是在严密包装下被护送到实验室的,需要实验室签收,录入信息系统。这个步骤需要一个一个拆包装,而且是双层密封包装,并且每一个都要消毒处理,做好生物安全防护。消毒完毕后对被检测样本的姓名、年龄、性别等信息进行核对。然后将标本的信息录入系统,对接健康码。
这期间,全手工,不比取样快多少,特别是在海量标本里,还要保证0错误,不能张冠李戴,或者录信息录到最后,发现少了或者对不上数,又得再找一遍。
2、将样本放在水浴箱中进行半个小时的56℃的高温灭活,使病毒蛋白失去生理活性,在不影响病毒蛋白的基因序列的前提下,使病毒失去感染、致病和繁殖能力,保证检测过程的安全性。
3、实验员拿到灭活后的样本时,第一步是进行振荡,尽量让拭子上的病毒洗脱在培养基溶液中,第二步是进行5分钟的沉淀。第三部进行开盖加样,这一步必须实行人工操作,并且需要两人高度配合完成。一人拧开样本罐的盖子,另一人拿微量移液器在样本罐中吸取微量溶液,放到另一个提取管里,再拧上管盖。
核酸提取可以使用仪器辅助,但由于比对需要,往往要加以人工操作,需要反复进行离心、加试剂、洗涤等10多个步骤。其中,需要打开管盖的操作就达7次以上,完成一例人工核酸提取需要50分钟左右。
4、走出核心试验区,开始进行PCR反应体系配制,将提取的病毒核酸加入到核酸扩增检测试剂中。
5、将配制好的PCR反应物放置在荧光定量PCR仪上。在电脑上设置PCR反应条件,运行仪器,开始核酸扩增检测。
这个过程需要1-2个小时,而且仪器一旦启动扩增程序是不能停下来中途添加新的标本的,必须要等这一批的结果扩增完成后,才能进行下一批标本的扩增。所以,这也是为什么核酸检测不能做到随到随测的原因之一。
检测后
检测人员需要实时关注检测情况,约1.5小时后,核酸扩增完成,进行检测结果判读。然后工作人员将结果上传信息系统,群众就可以查询结果了。至此,历经大概4小时,整个流程完成。
最后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对污染物的高压灭菌处理。实验过程产生的污染物通过高压灭菌后,按普通医疗垃圾处理。
可以说,核酸检测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,需要实验人员付出艰苦的劳动,同时还需要保证实验的安全性、科学性,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