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,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,可通过空气、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。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、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,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,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,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。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: 1、麻疹: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冬春季节多发,传染力极强。临床以发热、皮疹及两眼发红、流泪、畏光、打喷嚏、流涕、咳嗽为主要症状,并以颊粘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。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。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,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,人群普遍易感。因此,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的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。 2、流行性感冒: 又称流感,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。流感病毒分为甲、乙、丙三型。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,临床上有发热、全身酸痛、咽痛、咳嗽与白细胞减少等表现。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,主要经飞沫传播,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,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。流感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。 3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: 简称流脑,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传染性较强,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,冬春季发病率高。本病起病急、病情重、传播快、病死率高。发病初期类似感冒,症见流涕、咳嗽、头痛、发热等。病菌进入脑脊液后,头痛加剧,嗜睡、颈项强直、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。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。病人在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均有传染性,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、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,人群普遍易感,儿童发病率较高。 日常生活最简单的预防措施是“三晒一开”,即常晒太阳、晒被褥、晒衣服,居室常开窗通风,以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,也可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对“流脑”的免疫能力。 4、风疹: 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病毒侵入人体后2~3周发病。临床表现以低热、畏寒、头痛、流涕、上呼吸道炎症、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。风疹病人为传染源,出疹前后5日均有传染性,患者鼻咽部分泌物、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,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,人群普遍易感。冬春季节发病较多,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。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;学校、托幼机构等人口集中的地方应注意通风,并经常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;对年龄为1岁以上的儿童、育龄妇女和其他易感人群,可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预防。 5、水痘: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临床表现为中低度发热,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。临床上往往丘疹、水疱疹、结痂同时存在。接受正规治疗后,如果没有并发感染,一般7~10天可治愈。病人为主要传染源,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和疱疹液中,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,亦可通过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、玩具、被褥及毛巾等接触传染,出疹前1日至疱疹完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,人群普遍易感,儿童多见。由于本病传染性强,患者必须早期隔离,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。水痘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。 6、流行性腮腺炎: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全年均可发病,但以冬、春季为主。发病1~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,然后唾液腺肿大,体温上升可达40℃。通常以单侧腮腺肿大后2~4日又累及对侧。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,患者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,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人群普遍易感。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。对易感者用腮腺炎疫苗进行免疫接种。 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: 1、细菌性痢疾: 这是天气转暖时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大多是食进不洁食品后感染痢疾杆菌所致。病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排出,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手、生活接触、被污染食物或水源,或借苍蝇等方式传播。主要表现为发热、腹痛、腹泻,大便下坠感,可伴随恶心、呕吐、口干、浑身无力等表现。 2、食物中毒: 春季来临,气温逐渐回升,细菌易繁殖,人群吃进了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均可发病。潜伏期短,一般为数小时至2天,最短为1小时。主要表现为畏寒、发热(低热或高热)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(水样便、粘液便、脓血便或血水样便),严重者可引起脱水、血压下降、酸中毒,甚至休克。病情的轻重与摄入的细菌数量以及人体防御功能等因素有关,故同餐人群可集体发病。 3、甲型肝炎: 食进含有甲型肝炎病毒的食品1月左右后发病。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,他们从粪便中排除的大量病毒会污染水源、食物及周围环境,正常人群一旦接触这些污染物,就可能导致发病。潜伏期大约为半个月到一个月。多数病人起病时类似感冒或胃病,有发热、怕冷、疲乏无力、不思饮食、恶心、呕吐、厌油等现象。一般患者几日后会退烧,但尿色渐深,出现眼黄、皮肤黄染,肝区疼痛等,此时肝功异常(转氨酶高达几百甚至几千单位,胆红素明显升高)、肝脾肿大。预防措施是加强粪便管理,及时隔离病人,搞好饮食卫生、饮水卫生。 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,从以下几方面做起: 一、多通风: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。应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流通;让阳光射进室内,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;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,起到消毒效果。 二、勤洗手:传染病患者的鼻涕、痰液、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,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,传染给健康人,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。 三、常喝水:特别在气候干燥,空气中尘埃含量高,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,要多喝水,让鼻黏膜保持湿润,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,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,净化体内环境。 四、补充营养: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。注意多补充些鱼、肉、蛋、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,增强肌体免疫功能;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,提高抗病能力,增强抵抗力。 五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:如不吸烟、不喝酒、少食辛辣的食物,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。 六、避免受凉:当人体受凉时,呼吸道血管收缩,血液供应减少,局部抵抗力下降,病毒容易侵入。 七、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:适当增加户外活动,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,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。 八、注意生活规律:保证睡眠充足。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;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,调节人体各种机能,增强免疫力。 九、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:要注意勤洗手、勤漱口,不要用脏手触摸脸、眼、口等部位。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。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。 十、早发现,早报告,早治疗: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呼吸困难、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,应及时到医院就医,切忌不当回事,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,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,既耽误了自己,又可能影响他人。 十一、预防接种:及时给适龄人群接种疫苗,可有效预防许多呼吸道传染病。 十二、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:人群集中地场所空气质量差、通风不够,而且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较大,因此尽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。 十三、中草药预防:板蓝根颗粒、夏桑菊颗粒,金银花、菊花、连翘、板蓝根、芦根等中草药用开水浸泡代茶都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。 原 作 者: 校医院 文章来源: |